媒体追踪—— 长江师范学院 把“根”扎进土地为乡村绿色发展赋能

发布者:admin发布时间:2023-04-17浏览次数:285

重庆日报关注 | 长江师范学院 把“根”扎进土地为乡村绿色发展赋能

1020日,重庆日报刊发文章《长江师范学院 把“根”扎进土地为乡村绿色发展赋能》,报道了长江师范学院秉承“治学促乡”优良传统,聚力乡村振兴,聚势绿色发展,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诸多领域,用学科建设、专业建设成果助力乡村绿色发展。

重庆日报截图

原文报道

近年来,长江师范学院秉承“治学促乡”优良传统,坚持“创新为魂、应用为要、能力为本、服务为重”办学理念,聚焦“四新”建设,聚力乡村振兴,聚势绿色发展,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诸多领域,用学科建设、专业建设成果助力乡村绿色发展,由此引发了一系列办学治校体制机制深刻变革,教育综合改革呈现新面貌,办学综合实力得到新提升,谱写出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创新榨菜种质资源

赋能农业绿色发展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提出,聚焦产业促进乡村发展,持续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推进农业农村绿色发展,这体现了农业的重要地位,也为农业绿色发展指明了方向。


为更好地服务地方特色产业发展,2018年,长江师范学院引进、培养了一批高层次人才和应用型专家,成立“涪陵榨菜产业技术研究院”。


据了解,榨菜产业技术研究院确立了4个研究方向,即榨菜遗传育种、榨菜生理及高效栽培技术、榨菜病虫害防治和榨菜贮藏保鲜与加工。刘义华研究员作为首席专家,率领研究团队与榨菜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紧密合作,开展高效鲜食品种及配套技术研发,该方向研究成果成为“十三五”重点建设学科“园艺学”的重要支撑,也是学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平台。


经过多年努力,刘义华团队选育出主要作为鲜食的早市榨菜优良品种“涪杂2号”,让青菜头上市时间提前20天-25天,研究团队集成的3套配套技术得到同步推广,目前该品种已成为重庆鲜食榨菜产业的主要栽培品种之一。

20226月,该团队选育出国内第一个高海拔榨菜品种“高山青”,适宜在我市海拔1300米及以下区域种植。该品种的育成,否定了学术界长期以来认为海拔800米以上为榨菜非适生区的结论,填补了国内无高山榨菜品种的空白,结束了高海拔地区不能种植榨菜的历史,给榨菜生态区划和产业发展规划带来革命性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榨菜产业技术研究院遗传育种团队,已入选“重庆市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主持研发“榨菜产业体系”,刘义华研究员被聘为“早晚熟榨菜品种选育与示范”岗位专家;“榨菜品种改良与安全生产团队”入选重庆市高校创新研究团队。


协同创新打造地标

助力发展荔枝产业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杜牧的《过华清宫》和苏轼的《荔枝叹》,引发文坛对唐代天宝朝贡荔枝的千年文墨官司。涪陵的金字招牌不仅有“涪陵榨菜”,涪陵还是内地商贸要道“荔枝古道”(也称“子午道”)的始发点,“妃子笑”荔枝誉满南北是不争的事实。


长江师范学院地处长江与乌江交汇处的涪陵,这是一方得天独厚的农业沃土。而作为重庆市绿色学校建设示范单位,长师不但把“绿色”二字用于多个机构命名,还把“绿色”理念融入学科专业建设。2018年牵头成立“长江上游龙眼荔枝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该中心在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支持下,通过高端引领、资源整合、协同创新,整合国内外学术资源,依托岗位科学家力量,瞄准龙眼荔枝全产业链发展布局,以品种改良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和效益提升的起点,着力打造“贵妃荔枝”这一重庆龙眼荔枝名优品牌,扩大优势产品的市场供应量和市场份额,促进具有良好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龙眼荔枝产业可持续发展。

目前,该中心已经成为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重庆综合试验站的重要依托单位,在资源集成、选种育种、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采后保鲜及加工领域的研究取得积极进展,建设龙眼荔枝示范基地3个,派出科技特派员4人,每年组织岗位科学家深入田间地头开展龙眼荔枝生产技术培训20次,培训果农1100余人次,成果应用转化辐射到泸州、宜宾等龙眼荔枝产业带。


艺术下乡扮靓农舍

美育助力文化振兴


乡村振兴是时代命题,艺术下乡是锦上添花。


以墙为布,以笔绘梦,长师的师生们用一幅幅精美的图画装扮街道农舍,高品位的文化墙成为乡村靓丽的风景线……3年来,长江师范学院先后深入涪陵、黔江、丰都有关乡村,打造艺术地标,设计产品包装,美化街道村舍,受到地方政府和村民们的高度赞誉。


今年7月,长江师范学院美术学院、音乐学院志愿者又一次联袂赴丰都县栗子乡,组织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给十里八乡的村民带去一场艺术盛宴。

据了解,从2020年开始,长江师范学院积极参与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委员会联合发起的“十校结百村 艺术美乡村”活动,组织绘画设计团队,通过艺术创作、课程开发、专题设计、毕业设计等方式,把教学改革与社会服务有机融合。围绕村寨环境美化、特色农副产品推介、乡村文旅产品开发,组织“到人民中去”创作实践活动和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活动,师生们找到了艺术创作的源头活水,乡亲们也受到了高雅艺术的熏陶。

同时,长师美术学院把课堂也设到了山涧溪畔、农舍田间,密集组织乡村写生,让师生们在创作中感受乡村之美、描绘时代之变、讴歌劳动人民。此外,学活动,在涪陵石沱镇、武陵山乡、石柱桥头镇等地建立写生创作基地,在革命老区建立“涪陵大顺艺术中心”并捐赠美术作品30件,向丰都栗子乡捐赠现场写生作品70余件。学校音乐学院也在该乡建立美育实践基地,协同推进中小学美育改革。


未来,长江师范学院将主动融入国家战略,把学科建设、专业发展、科技创新、艺术创作深深扎根到土地上,厚植家国情怀、乡土情怀,培养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长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