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山特色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实验室及三峡库区特色作物工程中心简介

发布者:admin发布时间:2023-05-30浏览次数:4725

  



   武陵山特色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实验室及三峡库区特色作物工程中心是我校“十三五”重点建设学科“园艺学”和申硕工程建设的重要支撑。目前研究队伍共有40人,其中博士30人,教授11人。平台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500余万元,有校内外试验基地近500亩。近五年来,实验室主要针对榨菜、玉米、百合、萝卜、食用菌和一些野生保护植物在种质资源保护、植物资源遗传改良、植物生理与高效栽培和植物采后开发利用四个方面开展研究。20152019年来,实验室取得了丰硕成果,审定新品种11个,其中榨菜3个,百合3个,玉米5个;授权发明专利16项,发表SCI论文90篇,共获得各级各类项目150项共计2048万元。出版著作5部,获省部级奖励2项。

   研究队伍:

姚启伦、王殿东、李昌满、潘丽梅、杨利平、周先容、陈发波、方平、陈今朝、高晓旭、李敏、孙钟雷、阳晖、郑俏然、王丽霞、杜萍、卢春霞、翟立峰、蔡兆明、符勇耀、高健、杜丽娜、王慧超、张燕、江波、赖彪、李文峰、谭飔、梁姗、孙协平、李文博、莫言玲、程春红、曾静、廖静静、罗刚军、徐文姬、陈丽、刘红芳、李宇

   研究方向领域:

实验室凝练并确立了特色植物种质资源保护、特色植物资源遗传改良、特色植物生理与高效栽培和特色植物产品采后开发利用四个研究方向。

   研究成果:

20152019年实验室共获得纵横向项目150项,其中国家自然基金10项,市科委项目28项,市教委科技项目29项,教育部春晖计划10项,涪陵区科委项目9项。五年来,共发表论文184篇,其中SCI 90篇,CSCD 42篇,北大核心期刊60篇。授权专利共21项,其中发明专利16项。审定新品种11个,其中榨菜3个,百合3个,玉米5个。出版著作5部。获省部级奖励2项。

   服务地方应用与贡献:

   实验室紧密围绕区域特色经济植物,依据产业发展瓶颈问题开展攻关研究。选育审定新品种11个,其中榨菜3个,玉米5个,百合3个。其长效复合肥、根肿病生物防治菌剂、无损快速检测技术、废水资源化利用技术等成果,正在示范转化推广应用。特别是榨菜遗传育种团队入选“重庆市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中的“榨菜产业体系”。实验室多名成员作为国家西部“三区”科技特派员多次指导黔江木莲山、涪陵卷洞乡等地开展百合、有机蔬菜、食用菌等的高效栽培技术培训。同时,积极参加科普系列活动,对多家企业代表进行“蔬菜无害化生产技术”、“梨、茶技术科技下乡”、“梨树丰产栽培、病害识别与防控技术”等内容的培训,大大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与腾飞。



电泳室

光合细菌

果树病理研究室

土壤分析室

榨菜病虫害研究室

植物改良实验室

植物组织培养室